“Hello!”“Nice to meet you!”“Glad to meet you here.”……4月13日上午,我校菱湖校区一班级学生端正地坐在座位上齐刷刷抬头看向投影幕布,热情地和美国老师Caralyn Dea打招呼。原来这是我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0级学生在英语口语课堂上展开的一场别开生面的跨文化交流活动。
参与本次课堂跨文化交流的老师Caralyn Dea来自美国Frederick Gunn School,她拥有丰富的跨国工作经历,对跨文化交际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我校口语授课老师伍健的热情邀请下,Ms. Dea提前两周精心制作可爱熊猫主题PPT,并特意协调休息时间,利用腾讯会议的视频和投屏功能,在美国时间晚上22:00至24:00点,为我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0级43名学生讲授了一节“特殊”的跨文化交流课程。
“Everything is new! What does it take for young Chinese students to adapt to studying abroad?”Ms.Dea详细地向学生们介绍中国学生在接触新的语言环境时不同时段的不同感受,她生动地将学生最初接触新环境的惊奇感受比作“The Honeymoon Phase.”,此外她也将学生在进入新环境后的孤独、沮丧、思乡再到适应,精确地概括为“Distress phase”、“Reintegration phase”、“Autonomy phase”和”“Indepence stage”。
在课堂开始一周前,伍健老师细心地收集了学生们关于跨文化沟通的问题,对于学生们提出的14个问题,Ms. Dea一一做了详细解答。有学生指出自己因为性格害羞,不知道如何交到外国朋友,Ms. Dea点明性格内向的中国学生可以“Learn how to make small talks.”针对学生们担心在以后出国从事对外教师这一行业面临的人身安全问题,Ms. Dea也给予了实用的建议,例如记住所在国家的急救电话和报警电话、尽量不去危险的地方等。对于有的学生提出如果因为文化背景不同而与外国人产生隔阂这一问题,Ms. Dea建议学生可以主动地向外国友人介绍自己国家的文化,邀请他们品尝中国美食。
“这次令人耳目一新的口语课让我受益匪浅。”该班学生翁研感慨,“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Ms. Dea连线,与她对话不仅锻炼了我的英语口语能力,也解开了我关于跨文化交流的一些困惑。”她坦言,这次跨文化交流活动也让自己对对外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原来对外教师不仅需要传播本国优秀知识文化,也需要注意不同国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为了寻找最佳跨文化课堂的教学模式,几个月前我就与Ms. Dea联系确认上课时间,并协同两位学生在在线教学平台上,反复实践操作。”活动组织者伍健介绍,“之所以费尽周折地调试设备,邀请Ms. Dea给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们上这堂课程,是为了增强学生们的英语沟通能力,让他们对跨文化交流有更深入一层的认识,拓展国际视野,提高学生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专业素养。”他表示,后续他将继续在适当的时候创造机会,搭建平台,以云端课堂的形式再次举办跨文化沟通活动。(文/学生记者 汪瑞雪 图/学生记者 丁晓婉 审核/金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