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晚7点,由安徽文艺评论基地我校美学与文艺评论研究中心、15vip太阳集团、安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皖派批评家菱湖大讲堂系列讲座”第一期在红楼二楼会议室顺利开讲。今年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庆祥做了题为《当下写作的几个新现象和新问题》的线上讲座。该讲座由中心主任江飞教授主持,15vip太阳集团副院长、中心副主任金松林教授与谈,中心副主任陈宗俊教授、专职研究员冯慧敏副教授、王广州副教授、蔡洞峰副教授,以及15vip太阳集团部分研究生、本科生等50余人到场聆听学习,线上近200人参会。
讲座伊始,杨庆祥教授由德国法学家与思想家卡尔·施米特的《大地的法》引入话题,将大地、海洋、天空三种空间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的三种书写方式对应起来,从地理/空间的角度讨论非虚构写作、东北写作、新南方写作等当下中国文学的新现象,分析其携带的美学与文化内涵。他认为,大地书写是在厘清人与土地的关系,城市文学也是乡土文学的转换与延续;海洋性对照的是土地现实主义的土地性,在虚构中开拓作家的想象力;而天空文明指向的是科幻文学,不仅映照未来,也映照过去和现在。杨庆祥教授最后总结道,大地有深渊,海洋有海啸,天空有风暴,求生意志不等于掠夺意志,在人类自以为是的秩序崩塌之际,真正的文学便诞生于此。
在交流环节,金松林教授强调杨教授所提出的这种空间观念不仅对于当下的文学书写,而且对于当下的文学批评都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值得同学们认真学习。提问环节,线上与线下的学生们积极提问,比如,是否应该以八十年代的逻辑看待当下写作;新生代作家与老一辈作家写作最为不同的特质是什么;如何寻找写作之根?如何看待当下文学批评;等等。杨教授均作了一一解答。最后,江飞教授作总结发言,并聘请杨庆祥教授为美学与文艺评论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指导中心的未来建设。
举办皖派批评家菱湖大讲堂系列讲座,是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重要举措,意在建强安徽文艺评论阵地,推动文艺评论与文艺创作的互动共进,加快建设“皖派批评”和“文学皖军”,切实提高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和师生的文艺批评实践能力。这一系列活动对于进一步扩大中文优势学科的影响力、推动中国语言文学博士点立项建设以及专业人才培养将发挥重要作用。(撰稿:费鸿;摄影:史欣瑶;审核:金松林)